故宫“前院长”单霁翔,如何用产品和营销思维,盘活故宫?
故宫博物院的掌门人单霁翔院长,昨天卸任了。
消息来得突然,又似乎有迹可循。
“这工作是有今天,没明天”,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”,单霁翔接受鲁豫采访时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。
与他的审慎、谦逊姿态“不匹配”的是,这些年,故宫就是在他的打造之下,火了起来,也“活”了起来。
怎么把一个装着都是没有生命、只供观赏和研究东西的故宫“盘活”,单霁翔用的是整套产品和营销思维。
一次采访中,单霁翔曾说,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,只给自己打70分。
而作为故宫的“大产品经理”和“大营销经理”,私以为,单院长拿100分不过分。
单霁翔如何用
产品经理的思维打造故宫?
产品经理,是一个跟随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新兴职业。
在互联网行业,一个好的产品经理,要懂用户,懂市场,既能协调好各种关系,调动研发、测试、市场、销售等各个部门力量办大事儿,同时还要有战略眼光,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决断力。
在一众传统企业还在找寻“互联网+”的入口时,以58岁高龄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,却以产品经理的新奇思路,把“故宫”这快600岁的产品推入大众眼前和聚光灯下。
将一个古老文化IP,以中华文化为素材,“烹饪加工”成一道老少咸宜的“新菜”。
1
用心打造,对“故宫”这个产品负责
了解故宫这个“产品”,是单霁翔的第一步。
作为故宫的第6任院长,单霁翔是第1个走遍故宫的人。上任之初,他曾花5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故宫9371个房间,走访了1200座建筑。
用心修补故宫和进行环境整治,是单霁翔的第二步。
在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的公开演讲中,他说:“我们开始修那些建筑密集的区域…… 开始研究怎么样把这些工程项目变成研究性的保护项目。”
单霁翔带领的故宫团队做了一个7年的修缮计划,每一道工序都要详细地记录公开出版修缮的报告,每一件文物都要用原工艺、原材料、原技术进行修身。
从墙上摘下的牌匾、楹联都要准确记录,不能有所改变。
并且,他们开始引进了考古的理念。考古一层一层不断地挖掘以后,揭示它的历史信息,古建也是这样,它也是不同的时代叠加了不同的信息。
后来,2016年,故宫又建立了全世界第一所文物医院,造纸纺织纤维分析仪、3D打印设备、文物专用的CT机等文物修复设备应有尽有。
进行古建筑修缮的同时,还在进行的是环境整治。
单霁翔的带领下,五年时间,故宫一共拆除了占地14800平方米的135栋临时建筑,以及59栋彩钢房。
故宫内过去铺的沥青地面,如今铺的都是传统建材的地面,砖的地面,石材的地面;
过去用铁栏杆围起来的绿地,高高低低的井盖、灯杆,都去掉,绿地反而更好养护了;
对故宫“产品”的优化,只做到地上还不够,他说,还要做天上去。
过去,故宫屋顶的瓦上经常有很多的杂草,它们要生存,扎根于瓦里,雨水灌进去,梁架就会腐朽。
单霁翔掌舵后,故宫开始加强日常的零修、维修,使建筑保持常态的健康状态,如今的故宫,屋顶上没有一根杂草。
单霁翔说,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(2020年,就是故宫600岁的生日)。
素材公社:https://www.tooope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