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评论:动画片就一定适合孩子吗?
喜羊羊与灰太狼
当《蜡笔小新》之父臼井仪人去世后,一个朋友跟我说,他有一套珍藏版的小新,正好可以给他儿子看,我很不善解人意地在人兴头上说了一句:“《蜡笔小新》不适合给孩子看”!朋友愕然。
其实很多家长和我这个
朋友一样,认为动画片是个免检产品,都可以拿来给孩子看,事实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。
动画只是形式,内容才是关键
也正是因为孩子喜欢,所以在很多家长眼里,动画片理所当然地应该给孩子看,甚至有家长顺势把动画片当作保姆,一旦自己懒得搭理孩子的时候,就把他们扔给动画片。
如果真能找到一种对孩子绝对安全,令家长高枕无忧的娱乐形式,那育儿该是一件多么省心的活儿!作为家长的我也希望有,但可以肯定的是,动画片不是备选答案。
当《功夫熊猫》席卷而来的时候,一个朋友带着自己两岁的女儿去看了,中途就怏怏而归,因为孩子在影院里大哭不止。按说,这也是动画片啊,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妥,后来,女儿抽抽搭搭地说被吓着了,再仔细一问,原来是电影里虎姐姐螳螂弟弟们一阵拳脚相向,噼里啪啦的音效把孩子吓哭了。
在大人看来很寻常的音效都能吓着孩子,就更别说动画片里出现的其他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内容了。
动画片只是一种形式,它能表现所有的题材,“小蝌蚪找妈妈”能做成动画片,黑客帝国也能做成动画片,显然,后者就不适合孩子,更极致的例子就是,日本甚至有非常成熟的成人动漫产业。
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:目前中国的电视和电影都还没有分级,更没有专门针对动画片的分级,没有分级就意味着动画片里有不适合孩子,甚至是伤害孩子的内容,比如色情暴力或者是影响孩子认知能力的其他内容。
模仿是孩子的一种社交手段,他们会模仿妈妈画口红,也会模仿小伙伴把一个树枝当马骑,更会模仿动画片里看到的角色。对于孩子来说,那个电视里能动并且能说话的小人儿无比神奇,看看周围有多少孩子迷奥特曼就知道了,孩子是很容易有英雄情结的,所以帮助他们找到正面的模仿榜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没有分级制度,没有成熟的动画制作产业,作为家长的我们,又不可能不让孩子彻底杜绝动画片,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挑选一些好的动画片。
怎样为孩子挑选动画片
为孩子挑选动画片的首要原则是屏蔽掉有害内容,这点不用赘述,来说说几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。
目前动画产业,追求技术革新是一个主流,但对儿童来说,超酷超炫的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,有的时候,吸引他们的可能就是某个细节,比如人物的某句话,甚至某个表情,而大人费心做出来的技术革新不一定引起他们的注意,孩子未必能看到注意到从《冰河世纪1》到《冰河世纪4》3D技术有何发展,他们可能依然关心的是那只松鼠到底吃到松果没有,所以,在帮助孩子选动画片的时候,制作技术是否先进并不是首要条件。而另外两个原则显得更重要。
一是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心智发展,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为孩子选择图书、故事等等。孩子的成长分阶段性,一岁以前每个月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,以后会渐渐以三个月、半年或者一年为单位,等到成年,可能相差五岁也不明显,所以,所谓“经典”,所谓“别人的孩子都看这个”并不能成为选择的标准,一个1岁的孩子喜欢“天线宝宝”,而5岁的孩子就可能喜欢奥特曼,我曾经试验过,给一岁半的畅畅看《马达加斯加》,她基本置若罔闻。这个道理可以用我们自身的经历再佐证一下,仅凭兴趣而言,有多少人真的想读大部头的哲学著作?重要的不是应不应该看,而是爱不爱看以及能不能看懂。
二是适当增强家长的可控性,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分级的电视和电影世界,所以很难预料下一分钟动画片里将出现什么,一个比较稳妥的方式就是给孩子看动画片光盘,这样家长能做到预先知道孩子将会接受什么样的信息,另外一个有效的作用则是可以加强时间上的把控,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长时间看电视,但常常为寻求有效的管理办法而头疼,电视上的动画片一个接一个,孩子很自然地跟着看,而如果用光盘,家长回旋的余地就大多了。